0755-83667777

动态资讯

13位中国独立设计师:面料是消费者感受服装最直观的媒介

发布时间: 2018-12-26来源:华联服装教育浏览次数:作者:admin
【深圳华联北京服装学院导读】面料,是消费者感受服装最直观的媒介,也是驱动设计师创意的原动力之一。从颜色、纹样到质地,面料传达着设计的功力和工艺的魅力,当设计师赋予其无限的创意灵感时,面料的可能性就是无限的。


13位中国独立设计师:面料是消费者感受服装最直观的媒介

  面料,是消费者感受服装最直观的媒介,也是驱动设计师创意的原动力之一。从颜色、纹样到质地,面料传达着设计的功力和工艺的魅力,当设计师赋予其无限的创意灵感时,面料的可能性就是无限的。

  但受制于供应链、工艺、成本、时间等多种因素,品牌最终能够找到的、适合每一季产品不同需求的面料又总是非常有限。如何选择面料?是设计师每一季创作时都要面临的挑战。面料的选择反映着创作者的设计理念,同时还与品牌经营的诸多细节紧密相关。

  单打独斗的中国独立设计师们,更是一直在为自己最中意的那块面料寻寻觅觅,有的索性动手研发自己的专属面料。与此同时,努力在面料、创意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也是他们的日常。把握好“面料”这个关键要素,设计师品牌就拥有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最近采访了13家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创始人,深度了解他们需要应对的“面料”挑战和相应的解决之道,希望借此促进设计师与纺织企业、面料商之间更多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将通过上、下两篇文章呈现设计师对于面料话题的思考。上篇汇总了设计师们对“面料与创意设计”关系的思考,而下篇则更关注设计师们对于“面料与商业市场”关系的思考。

  接受采访的13家品牌是:

  Angel Chen、AT-ONE-MENTby WANBING HUANG、BAN XIAOXUE、HELEN LEE、Haizhen Wang、IMMI、再造衣银行Reclothing Bank、RICO LEE、Swaying、Short Sentence、之物WU、Ximon Lee、YINGPEI STUDIO

  科学精神:面料研发创新是一门“技术活”

  早在1879年,Burberry的创始人Thomas Burberry就曾研发了一款结构坚固、防水透气的斜纹布料-Gabardine(华达呢),因为好穿耐用很快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普及开来,该面料于1888年取得专利,并专门为当时的英国军官设计及制造雨衣,也成为Burberry这个全球奢侈品品牌的资产之一。

  结合工艺的面料研发创新与科学试验颇为相似,这样的研发如能投入到品牌量产,则有可能很大程度提升品牌辨识度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设计师品牌UMA WANG是一个非常极致的案例,其面料100%由品牌主导自主研发,设计师Uma本人一直沉浸于面料研发创新,甚至一度以意大利工厂为家,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每季服装都在试图用面料去陈述一个故事,这成为很多人喜爱UMA WANG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构成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面料就是设计师的基础,是让消费者对你以及你的品牌保持新鲜感的重要因素。”设计师陈安琪对《华丽志》表示,大二时就开始尝试面料创新:那时她将干花、绢丝以及真丝结合做成新的面料,快要凋零的花得以永久封存,此后她还用这种面料为合作品牌科颜氏设计了一套医师袍。

  从大学开始,设计师李东兴就专注于面料改造研发,其个人品牌Ximon Lee每季至少有20%的产品面料是自主研发的。本季他新研发了一种横纹肌里面料,即将真丝抽丝再修到面料上,由人造纤维和真丝结合而成。这些面料都在荷兰的一家工厂生产,并形成稳定合作关系。

  设计师黄莎莎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面料设计专业,并创有个人品牌Swaying。她不满足于现有可见的服装面料和纱线,常常寻找如PVC、巧克力、木头、金属等非服装类特殊材料进行试验创作,她坦言自己对这样的实验非常着迷:“创新有时就在于反复将各种材料和工艺结合,过程可能精确到1摄氏度,1秒钟,或1份配比来找到最佳的组合。”

  户外是面料功能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例如美国多元化科技公司3M、美国聚合物及纤维供应商Invista(英威达),以及美国材料公司PrimaLoft宣布推出世界首款100%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的人造纤维面料PrimaLoft Bio Performance Fabric。

  专注于户外领域的设计师品牌RICO LEE设计师李伟刚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观察:“韩国供应商擅长面料后整理,日本和台湾的供应商擅长纱线研发。”品牌RICO LEE的面料供应商大部分来自台湾、韩国还有日本,该品牌会尝试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加以组合并创造出新的面料产品。

  用户思维:响应穿着者需求痛点

  设计师既是创作者,也是面向市场的时尚品牌创始人,关注面料的本质源于对用户的理解,即对穿着者需求痛点的响应。

  考虑到人们夏日对真丝材质的喜爱,但又为真丝的过分脆弱而困扰,由设计师管林创立的品牌Short Sentence新一季产品特别将具备清凉感的麻和触感滑爽的真丝与针织相结合。

  品牌之物WU的设计总监路宽:新一季产品选用天然面料,如天丝与亚麻,再加入速干和抗菌纤维,“外观具备自然纹理光泽的同时,消费者穿着舒适且易打理”。其个人创作的时装系列曾在美国时装艺术大赛Arts of Fashion上获得Nice Collective Awards设计大奖,该系列使用的面料就是在意大利面料研发室研发,将经典毛格纹毛呢纹样通过新工具与其他材质纹样粘刺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过渡纹样。

  品牌IMMI的联合创始人Joyce提到,面料重塑是品牌经常使用的手法,比如麻+水洗+做皱处理,服装效果会更有机理感;真丝+褶皱处理,服装飘逸且可以创意更多穿法,但她也感叹天然面料的焕新工艺比化纤面料难太多。最近品牌正在和英国著名百年羊毛面料MOON合作,为其开发秋冬季羊毛类面料。

  2018年7月,观察到常年在海水下工作的海女们的需求,陈安琪开发了一款兼备防水、除臭且保暖功能的面料,这是一个非常极致的关注特定用户群体痛点的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计师对社会和人文现象的关注。该系列作品亦帮助陈安琪成为2018/19国际羊毛标志大奖香港赛区半决赛优胜者。

  人文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可持续时尚

  除了设计师的个人创意和用户导向,还有很多设计师借助面料表达他们对更广阔的人文话题的深切关注,比如传统工艺的传承、可持续时尚等。

  可持续时尚是最热门的全球话题之一,面料则是服装产业可持续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华丽志》也在最近重磅推出了《全球可持续时尚月报》。

  近日,设计师高杨尝试性与意大利工厂BONOTTO合作,使用该工厂新研发的创新面料设计服装。该面料使用的聚酯纤维纱线,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子经过后工业处理提取聚酯纤维制成,100%在意大利制造完成。在高杨看来,时装还是要回归本身,先以美为主,用纸改造衣服只能是一种形式,从技术上突破、创作可持续时尚面料更具有意义性。

  当被问到面料创新的最大挑战,设计师班晓雪表示是量化稳定生产:“目前新型设备和技术对传统工艺的研发比例还是比较少,因此,如何将例如刺绣、编织、蜡染等传统工艺以可量化的方式、保持稳定水准的规模量产,具有一定难度。”

  当谈到可持续性环保面料时,设计师黄婉冰感触颇深:“对面料的美感和质感进行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面料保持可持续性。”黄婉冰表示这个方向将会是她之后关注的重点。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关注面料可持续性,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决方法甚至将其作为可商业化的经营模式。

  从2011年改造二手衣服到使用大量再生面料,中国独立设计师张娜通过打造再造衣银行Reclothing Bank这个环保品牌,也一直尝试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到品牌经营的各个环节。例如,张娜把警察淘汰的制服做成再生羊毛,使得产品环保省水。目前,再造衣银行Reclothing Bank有30%的产品使用了再生面料。张娜告诉《华丽志》,目前中国的旧衣回收再利用率连0.1%都不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加这个百分比。

  除了张娜,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工厂加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例如与张娜有过合作的纺织企业,他们通过NGO组织回收旧衣,再制成再生面料。

  如何选择面料?是在现有面料中选择,还是重塑、研发新面料?是与海外面料工坊合作,还是找寻中国面料企业?这是设计师们每次创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作为商业品牌所要面临的现实选择。、

  来自时间与客户接受度的双重挑战

  “时间上非常有挑战性,我自己本身有很多创意想法,但研发创新面料非常需要时间,无奈时尚是一个踩着时间点的行业,一季都不能拖。”设计师黄婉冰说道。

  时尚行业令人难以喘息的时间节奏和经营效率,促使设计师必须控制在面料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对此,设计师陈安琪的做法是:研发面料与下一季创意同步完成。这是一种节省时间的办法,但也“特别费脑力”。陈安琪笑着回忆,一次在日本与面料工坊的师傅研讨后,第二天她直接发高烧。但和面料工坊一起完成创意,能缩短面料工坊的交货周期,从而节省时间。

  很多设计师会大胆使用特别有创新性的面料,这些面料往往价格高昂,占到产品定价70%甚至更高,而当这些产品投放消费市场后,能否触达目标客群成为关键,特别是当中国大众市场消费者仍缺乏对特殊面料的了解和鉴赏力。

  品牌Ximon Lee含有手工刺绣的提花面料,其成本每一米都比普通印花面料贵出700-800元。设计师李东兴感叹,“大众消费者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提花面料……”

  “当我们努力将创意变成产品并推动商业落地后,如果市场反应却不如预期,的确会对品牌造成一定挑战。”Swaying创始人黄莎莎表达了同样的苦恼。

  “这些面料很多买手看了非常喜欢,但真正投放中国市场时,受欢迎程度没那么高,因为这种面料非常难打理,既不能干洗,也不能湿洗,的确需要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客人去欣赏”,陈安琪说道。对比国内,海外市场的高端渠道反馈更为积极。设计师陈安琪每季会在巴黎面料工坊Malhia Kent预定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特殊面料,以满足海外高级店铺与买手的需求。

  在设计师品牌Angel Chen最新一季中(即2019春夏系列),设计师陈安琪重组了20余种面料,这些面料主要来自于巴黎Malhia Kent面料工坊,这家工坊以创新型的高端面料见长,Chanel等多家奢侈品牌都是其客户。来自日本的龙定大阪株式会社,则擅长棉质和化纤类面料。

  设计师李鸿雁在创办个人时装品牌前,曾在日本从事过面料衔接与分析工作,在非常了解面料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面料的运用,“好的面料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对服装)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她正在与日本一家有百年历史的手作面料工厂MEISEN合作,共同研发一款真丝手织面料。在李鸿雁看来“追求品质和独特设计的消费者肯定会喜欢创新面料,最终也会对销售起到帮助”。

  设计师与中国本土面料企业之间的双赢合作

  定制或研发面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势必影响目标客群和市场接受度,更需要品牌创始人通过商业智慧,主动平衡面料、创意、品牌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与面料企业的合作更显重要。

  由于海外面料产业更为成熟细分,合作研发出适合品牌风格面料的效率更高。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本土面料厂商也开始逐渐走出传统思路,并主动配合设计师品牌共同研发。

  很多设计师表示,面料创新越来越为中国的业内人士接受,工厂、材料供应商等都在向着创新和研发的方向发展。Short Sentence品牌创始人管林表示,现在整体形势在转变,很多工厂也开始愿意支持设计师。

  在品牌Haizhen Wang的2019春夏系列中,中国设计师王海震运用了大量蕾丝,而这些蕾丝都出自一家中国企业:“梦月”。

  梦月是一家专注蕾丝生产的面料企业,并在最近收购了法国一家蕾丝设计中心。其与法国团队合作研发的最新蕾丝面料入选了法国巴黎PV面料展2019年度流行趋势。梦月的创始人主动找到王海震,赞助了他此次的大秀,后者从最新的蕾丝面料中选择一些用于其品牌新系列秀款的制作。

  在王海震看来,与梦月的合作愉快且非常有意义,“梦月给了我绝对的自由,从挑选到设计面料,完全让我主控,对于设计师来讲这是很棒且重要的。对于梦月来讲,设计师通过创意让面料的价值最大化,这会让他们的客户看到原来这些面料还有更多的表现手法。”梦月也将王海震的作品展示于企业最醒目的位置,供客户了解。

  设计师与面料企业之间的提升沟通与合作是双赢的。在海外市场,通过与设计师合作,向客户、行业乃至大众市场推广面料,并打造行业影响力,已是非常成熟的做法。

  海外不乏设计师与面料企业合作的案例,比如:

  在今年9月的纽约时装周上,全球知名保暖材料生产商3M与中国运动设计师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跨界合作,将3M新雪丽保暖科技与3M思高洁功能助剂与时尚设计结合,以设计视角解构功能性穿着。

  比如非盈利性机构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为了推广澳大利亚羊毛,常常与全球新锐设计师们合作:创办“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大赛发展至今,挖掘了如邱昊、班晓雪、Vmajor、陈序之等一批不可忽视的中国设计力量。比如为了讲述羊毛的透气性,其与中国设计师品牌Particle Fever合作推出羊毛篮球运动装系列等。今年,The Woolmark Company在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简称SCF学院)设立的羊毛教育中心,触达更年轻的人群了解羊毛。

  然而在中国,这样的合作还需要双方更多的努力,由于缺乏沟通,面料企业缺少对设计师的需求和优势的了解,非常少量的合作未能形成系统的良性互动。谈到与面料企业的交流,多位设计师提到,希望中国供应商在考虑回报的同时,能用更加长远的眼光衡量对产品的投入,“在制造上可以慢一点,将产品做得更好一点。”这样反馈的背后,实则呼唤着中国面料企业要有更强的品牌意识:加强研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加强与产业链下游的互动。

  面料作为时尚产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与产业链下游息息相关,在今天,两者联动效应愈发密切。面料产业与时尚品牌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或将是最为良性的关系。随着中国独立设计师群体、小众设计品牌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势必呼唤中国面料企业与这些设计师和品牌有更多互动,并真正通过系统的合作最终达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服装 面料 设计师
相关新闻

深圳市华联工商进修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