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天赋,也是能力。
所以,倾听需求、挖掘需求、精确的锁定需求,是作为设计师首要做到的。
之后才是把你接受到对美的需求表达出来,用产品说服目标受众,这就需要你宽广的眼界和扎实的基本功了。
好,下面再来具体说说,提高审美的4个方法:
这是什么品牌的发布会?哪一季? 设计总监是谁? 图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最吸引我的是什么? 我最喜欢哪里,最不喜欢哪里? ......
什么风格调性?表达的什么主题?
什么样的色彩和图案来表达这一季的主题?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色彩和图案来表达?
......
我觉得主题表达的效果如何?
夸张的配饰是源自哪里的灵感?
除了这些手法外,能不能用其他方面去表现主题?
如果是我,能不能有更好的创意?
这个品牌的客群定位是什么?
品牌历史如何?品牌有什么故事?
为什么它能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这个究竟是主打产品,还是主打理念,还是主打营销,还是主打别的方面?
国内有没有类似风格定位的品牌?
如果没有,如果自己创立类似的品牌,会不会在国内水土不服?应该怎样去调整定位更适合国情?
好,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问:不是说审美吗?怎么还要考虑这些,用不用这么累呀?
我的回答是,如果是普通人审美,自然可以不需要想这么多,风景眼睛一看,音乐耳朵一听,一句:“真好看!真好听!”,完事。
可设计师不同,既然是提升审美能力,注意是“能力”,必须是和实践结合的。
否则,很多人所说的:“多看好看的东西,多逛街”就是句大空话,对于服装设计来讲,能力永远也上不来。
3. 记录收藏 看到这么多好的东西,如果不记录收藏下来就非常可惜了。学会去整理记录,收藏下来。 1.建立自己的图片库: 在电脑上建立一个图片库,把看到的好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储存下来。比如: 可以这样分: 大片、主题、色彩、面料、造型、细节、工艺、搭配、陈列等等。 也可以这样分: 素材库、产品库、灵感库等等。 那每个大类,又可以细分小类,方便你的检索。 比如,色彩库可以细分: 灵感色彩库、实物色彩库、服装色彩库、色彩搭配库等等。 2.建立自己的收藏空间: 比如出去逛商场,比如参加时尚或服装展会,随手收集一些画册宣传册等。 看到好的书籍也会购买收藏,看到美的东西也会控制不住剁手。 那这些东西都需要存放,买个存储箱,把这些相关的东西放在里面。 听我的,在某一个时候,一定对你有用处。 这里引用独立设计师李薇说的一段话,个人非常喜欢: 李薇:设计与审美不能是点的一个事情,我觉得它是一个环境下的事情。
其实任何的东西都可以跟时尚相关的,今天的一个天气也好,或者是股票的一个状态也好,其实任何的一个情况都可以跟时尚相关。
就像设计师的灵感一样,它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东西的一些细节,都可以刺激到设计师的灵感的。
但首先的一个原则就是,风格是要统一的,调性上统一,大家的想法上要统一,要做的那个东西的大概念是统一的前提下,然后有很多的想法产生。
04.大量练习 光说不练假把式,做出来才是真功夫。 平常除了公司的设计工作之外,自己在家或者业余时间也要练习练习。 无论是对色彩的把握,还是服装的搭配,或是配饰的选择,都需要从素材中耳濡目染后,经过自己的练习,才能真正化成自己的审美。 练习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就是自己找图去练习。 从形、色、质三个方面,我怎么去学习? 多给自己提问题,再自己给自己解答,也就是我在第二点讲的内容。 然后,如果手绘基础不好,可以先通过秀场图片练习手绘。 如果手绘基础尚可,可以先进行我在第二点讲的思考分析,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自己的模拟创作。 模拟创作非常重要,如果有设计基础,我建议大家多进行模拟创作的练习。 怎么创作呢?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系列出款能力,可以先依葫芦画瓢,用图中的系列手法,自己再出一个小系列。 比如以图案为中心延伸,或是单品为中心延伸,都可以。 等之后想要挑战更有难度的,可以按照该品牌的风格或主题去模拟设计,完全脱离图中用的元素。 这样不仅对自己的审美有极大帮助(从源头上学习大师或前辈的审美),更可以让自己更加综合性训练自己的设计能力。 最后提两个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 1.没有眼界,没有分析 当总监或BOSS,在指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你都应该明白这些指向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同样,客户的意见(我们那卖这个类型卖不动,卖那个荷叶边儿的好卖)、销售部的数据(什么什么款库存比多少,什么品类比例有问题,基本款不够)、甚至档口小妹给的反馈(哪些款卖的好哪些卖的不好),当这些声音出现时: 这需要我们具备宽广的眼界,同时还要有缜密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我在文章第一和第二点讲的内容。 眼界是基础,分析是关键。 不然就会被 意见与建议 带偏。
总结: